身体烦疼,不能转侧,不呕不渴,寒湿之症也。既烦且满,虽经下后,邪在半表半里,故以栀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,身热不去,微烦者,栀子干姜汤主之。
东坡医文潞公作效。若自汗出多,热燥津液,内水不利,切勿利之,重损津液也,宜防风白术甘草汤主之。
无汗脉浮大,有表症之潮热,宜解表。己亥年,厥阴风木司天,岁气风化之候。
挟痰者加南星、半夏、陈皮煎服。 太平丸、消化丸治痰嗽有功,左金丸、香连丸除热痢必效。
下唇属脾与胃,下唇焦而消渴饮水,热在阳明胃;下唇焦而不消渴饮水,热在太阴脾。 若风癫证,须以瓜蒂散吐痰。
三:更进一层,虚寒下利甚,手足厥逆,呕烦,里寒外热,热假寒真者,分二等:一,脉不出,或厥逆无脉。自四月小满节起,至六月小暑终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