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微热,是表证已罢,不烦躁,是里证未见,无表里证也。营卫同病,谓风寒中伤营卫同病也。
夫知阳明之恶寒易止,便知阳明为病之本矣。寒邪自经入藏,藏气实而不能入,则从阴内注于骨,故骨节疼。
表证微,故取桂枝之半;内证微,故取柴胡之半。干呕,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;不头痛者,半夏呕而无物,胃虚可知矣;吐惟涎沫,胃寒可知矣,头痛者,阳气不足,阴寒得以乘之也。
此为下厥上竭,阴阳离决之候,生气将绝于内也。 盖太阳之表,当汗而不当吐;阳明之表,当吐而不当汗;太阳之里,当利小便而不当下;阳明之里,当下而不当利小便。
烦躁、舌干、大渴为阳明证,欲饮水数升,里热结而不散,急当救里以滋津液。 瓜为甘果,而熟于长夏,清胃热者也。
若其人大便硬、小便自利者,表症未除,病仍在表,不是因于胃家实,而因于脾气虚矣。旧本作里有寒者误。